首页>财经 > 正文

国内手机市场第一宝座来回易主 全球高端市场被三星、苹果分食

2021-08-11 16:53:30    出处:新快报

8月10日晚,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年度演讲中表示,小米下一个目标是用三年时间做到全球手机份额第一。随着各大调研机构二季度数据报陆续出炉,长时间来相对稳固的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明显松动:华为遭遇打压被迫退出来的手机市场逐渐由小米、vivo、OPPO承接,脱离华为的荣耀强势归来,国内手机市场正迎来新变局。

华为在全球和国内市场都跌出前五

今年以来,华为在手机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糟糕,主要是遭到了美国制裁之后,遇到了芯片上的危机,结果就是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已经从全球第二跌出前五,已经进入了“others”行列。

Canalys发布的2021年Q2季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显示,前五名分别是三星、小米、苹果、OPPO、vivo,均保持了增长,其中小米大涨85%,增速第一,而且首次超越苹果,排全球第二。华为已不在前五名,市场份额低于10%。

全球市场惨淡,必定是国内市场惨淡,因为华为手机的主要市场还是在国内。果不其然,7月28日,IDC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报告,vivo登顶第一,市场份额高达23.8%。后四名分别是OPPO、小米、苹果、荣耀,荣耀的市场份额为8.9%,华为跌出前五,也就是说华为手机份额不到8.9%。

全球和国内市场都跌出了前五,华为手机陷入绝境。要知道2020年第二季度,华为手机全球市场份额还高达20.2%,排名全球第一。从最高峰跌入最低谷,华为手机业绩的下滑,将对华为营收产生重大影响。

国内市场“第一”宝座来回易主

自去年9月份开始,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极速下滑,流失的市场也迅速被排在其后的手机品牌填补。但市场“第一”的宝座归属,目前来看,尚未有哪家厂商能够坐稳。

去年第四季度,根据Canalys和IDC数据,华为(包括荣耀在内)智能手机国内市场出货量依然排在第一位,但份额却同比下滑40%左右。到2020年的最后两周,根据BCI的监测数据,OPPO销量已经超过华为成为国内销量第一的手机品牌,vivo和小米也在2021年第一周超过华为,前三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2.2%、21.3%、17.4%。

整个2021年第一季度,从Canalys统计数据来看,则是vivo夺得了销量第一,其市场份额为23%,较去年同期增长79%,紧随其后的为OPPO(22%)、华为(16%)、小米(15%)、苹果(13%)。不过在全球市场,小米则升至为市场份额最高的国产品牌,销量比OPPO、vivo分别高1110万台、1370万台,领先幅度不小。

刚过去的第二季度,国内手机市场再次“洗牌”,华为首次跌出市场前五,而vivo则以1860万台的总销量和23.8%的市场份额,成功拿下了榜首之位。不过紧随其后的第二名OPPO(21.21%)、第三名小米(17.2%)与之份额相比,差距并不大,且小米二季度在全球手机市场的销量超越了苹果,晋升全球第二。

有分析人士称,同样作为国内头部品牌阵营厂商,vivo的实力与OPPO和小米相差无几,目前形势看,短期内华为的芯片危机依然难以缓解,而荣耀自完成供应链整合后,市场占比一直处于稳步上升趋势,接下来一段时间,头部品牌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谁都有可能拿到第一名。

“新的竞争格局正逐渐形成,与华为主导的时期相比,前五名头部玩家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由2020年的95%下降到了82%”,Canalys移动业务副总裁NicolePeng表示,竞争格局的多样和流动可以激发市场活力,对中国市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全球高端市场被三星、苹果分食

据IDC报告,截至2020年上半年,华为和苹果手机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合计占比90%,其他手机厂商共计分得10%的份额。作为目前国产手机厂商中唯一一个高端系列能够与苹果正面对抗的品牌,华为的暂退也意味着大笔高端市场份额的空出。全球市场来看,华为让出的高端市场份额正被三星、苹果分食,而在国内市场,各大手机厂商对这一位置的争夺也相当激烈。

“高端市场之战,未必会赢,但不战,机会白白溜走”,Canalys手机分析师贾沫认为,面对转瞬即逝的机遇,各大厂商均将奋力一搏。不过从数据来看,一季度苹果在中国800美元市场(不含税基准)中占据了72%的市场份额,而华为占24%。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表明中国市场上的其他厂商还未能突破这个价格区间。(记者陈学东)

关键词: 手机市场 第一宝座 高端市场 智能手机

相关内容

消费
产业
柏寅碳金的专业团队具备丰富的绿色金融服务 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是全球大势所趋,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仅彰显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大
酱香型白酒收藏价值不断提高,心悠然成更多高端消费人群优选 现如今大家除了饮酒、品酒以外,还喜欢收藏美酒。有人收藏酒,收藏的是它的艺术价值;
“众力新能源”:新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须臾不可缺少的资源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也是进入新发
“众力新能源”——数字赋能,推动能源转型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也是进入新发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