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这大把年纪了,没想到还会使智能手机了,这个银龄助手很简便好用,从这里面就能学到很多知识。”莒县陵阳街道沭水社区的老大爷笑哈哈地说道。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儿童牙齿防护的小知识,我国5岁儿童患龋率超过70%。龋牙问题影响儿童饮食和休息,乳牙对儿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莒县线上“科普大讲堂”的医疗科普志愿者娓娓道来。
(相关资料图)
这“一老一小”是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志愿服务队开展科普“益少惠老”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
科普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莒县科协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聚焦“一老一少”,线上线下联动,扎实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山东省科普示范团队。
突出重点抓科普
青少年、老年人关注什么,就科普什么。这是莒县科协推进科普志愿服务的原则。益少惠老科普知识手册、反邪教、防溺水和食品安全等宣传册页、鲁班锁科普模具……这是莒县科协开展科普志愿服务的有力“武器”。
青少年正处于学科学、用科学的黄金年龄,为激发广大青少年探究科学、学好科学的兴趣,结合莒县农业旅游资源,筛选了23家文旅项目、现代农业基地,增加科普元素,打造科普研学基地。印发《关于公布莒县首批中小学科普研学实践基地的通知》,印制科普研学服务手册3000余册,指导青少年开展科普研学。特别是积极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利用科普大篷车,通过讲解、演示、实操、体验等多种形式,让青少年亲身体会“科技的神奇”,感受科学带来的快乐和科教展品魅力,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已开展科普活动100多次,发放宣传册页1万多份、科普模具6000多个,受众6万余人次。
针对老年人受电信诈骗、“直销”诈骗案件多发频发,以及老年人关心的健康问题,莒县科协组织志愿者常态化深入农村社区、幸福院等,通过讲座、展板解说、发放宣传册页等形式,开展反诈防骗、健康义诊等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提高老年人防范意识,指导老年人注重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并推广使用“99银龄科普”平台,让老年人顺利跨越数字鸿沟,通过平台获取科普知识。目前已开展活动30多次,受众7000多人次。
线上讲堂抓科普
《防范金融诈骗》《“三高”人群食养指南》《安全用电小课堂》《心理护航助力高考》等一期期通俗易懂、简短精彩的视频,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喜爱和好评。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网络获取知识。适应这种新形势,莒县科协推出线上“科普大讲堂”开展科普。聚焦青少年、老年人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充分利用科普志愿者队伍中的人才资源,从志愿者中筛选专家、学者,进行科普宣讲录制,制作成视频,或通过线上直播形式,宣传科技知识。将科普视频或直播通过爱莒县APP进行推介,增强了科普的受益面、传播力。目前,已推出“科普大讲堂”12期,点击收看突破20万人次。
积分激励抓科普
为提高志愿者参与科普服务的积极性,莒县对志愿者实行积分制管理,将积分纳入《莒县个人信用等级管理办法》,年度内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80小时—300小时的,在个人信用积分中分别加20分—60分。莒县科协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信用场景应用,根据个人诚信等级,给予汽修、驾培、就餐等方面优惠,让志愿者受尊敬、得实惠、享便利。通过积分管理,充分调动起志愿者参与科普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普志愿服务队成为推进科普的主力军。
科普之花处处开,志愿服务无止境。莒县大地上,“益少惠老”科普志愿服务受众越来越多、品牌越来越响。(钟翠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