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那个被任天堂选中的国产独游,终于正式发售了
(资料图)
“一本童话绘本,加点荒诞、幽默、还有一个蝴蝶效应串联的故事。噢,最重要的...再来一个让人着迷的异世界。”
《巴别号漫游指南》是关于一本书的故事,也是关于一艘船的故事。
昨天,这款游戏终于正式发售了。有关《巴别号漫游指南》的等待,我此前已经在另 一篇文章里详细说过 。而两年前它之所以能一眼把我吸引住,让我潜伏进它的玩家群里的,就是这款游戏即使没玩也能看到的两个特质:精致的美术和蝴蝶效应玩法。
说它是一本书,打开游戏,玩家就真的会看到一本书。从打开游戏后的第一个画面,《巴别号漫游指南》“封皮”上独特的美术气质就扑面而来。
绘本风格浓郁的画面里,看似寥寥的几笔,就组成了一个生动的人物。有人把这种感觉形容为“饼干”,也有人说像是看到了英语课本的插图,这种风格下,连一块路牌一个烤炉都可爱了起来。
游戏现版本设定图
游戏现在的美术风格,是在制作人宇添的多次尝试后才定了下来。早期他曾考虑过更加风格化的表现形式,后来也尝试过非电脑绘图,最终,才有了如今这个“一点点荒诞,一点点幽默”的画风——一个为了游戏剧情量身定制的画风。
两张游戏早期设定图
《巴别号》的首次亮相,是在任天堂Indieworld独立游戏发布会上,确定发售日后又登陆过一次Indiewolrd。上个月举办的日本Bitsummit独立游戏展上,它也是在任天堂展区内参展。之所以能被眼光挑剔的任天堂看中,《巴别号》老少咸宜的独有风味功不可没。
这种老少咸宜的合家欢属性,不只体现在画面上,故事上同样如此。
还有游戏内的各种玩梗小游戏上
这时候就轮到蝴蝶效应的玩法出场了。
对于一个故事来说,这个充满玄学的词汇说白了还是一件创作者用来叙事的工具,故事精彩、逻辑合理即可;但在一款游戏里,它却不能只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表现出“蝴蝶扇动翅膀造成大洋彼岸一场风暴”的过程,成了判断游戏作者手中这件工具把握程度的判断标准。
《巴别号》采用的形式,是将“蝴蝶扇动翅膀”依次影响的每一步都一一列出来。
某个行动导致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在棋盘上成了两两对应的锁和钥匙。玩家要做的,就是以拼图的形式按序梳理事件、拼好拼图。然后自然而然地,就弄清楚了想要达成某个结果需要做的事。
字面意思的环环相扣
游戏里总共有4位主角,按照非线性时间顺序一一登场,共同讲述了巴别号这艘航行于生与死之间的巨船上发生的故事。不管是多线叙事还是时间回溯,都是仅凭形式就能让人提起兴趣的元素,不过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拉高玩家的期待。
面对这个超高难度的剧作要求,《巴别号漫游指南》平稳地完成了任务。在玩家这只蝴蝶一次次扇动翅膀的帮助下,几位主角互相之间看似毫无关系,但又能在故事的最后汇聚到了一起,共同完成一个前后相接的完整闭环。
除了线性的主线故事,一些更难被发现的改变和影响,也会在我自以为探索过所有可能性后,以收集品的形式来提醒我,许多事件其实还存在多条殊途同归的解题方式。
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可能正是因为游戏“童话绘本”的定位,它的故事在我看来还是过于合家欢了。插科打诨的无厘头气质消解了不少段落的危机感,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童话滤镜,反而没能让更多可以发挥出“蝴蝶效应”优势的情节与波澜加入进来。正因为如此,游戏里这套颇为亮眼的棋盘式蝴蝶效应系统,也没能发挥出它最大的潜力。
这两点不足,都让《巴别号》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作,在那些一提蝴蝶效应就能想到名字的经典游戏面前稍显稚嫩。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游戏里另一个最大的闪光点,却很好地填上了这些游玩体验上的瑕疵——它遍地都是新奇玩意儿的奇异世界观。
我说它“遍地都是”毫不夸张,在游戏里走着走着,有时候就会看到一棵草飞了起来,它其实是一种长得像草、其实是虫的生物“草上飞”。
又比如巴别号这艘大船的运作原理。
人类死亡后,灵魂会被一种名叫“飞豚”的鱼吃掉,它会洄游到巴别号附近被船员捕获,再乘着浴缸被一只巨型瓢虫搬运到“记忆工厂”。人类的前世记忆在这里提取出来,然后被“云霄加农”发射到来世,完成投胎转世的标准流程。而那些被提取出的人类记忆,会被当作养分供给“泪杉森林”里的长得像冰淇淋的果子,最后反过来成为能源让船员们能继续捕获飞豚。
像这样完整有趣还充满童真的设定,在《巴别号》里还有很多。比起不怎么合我口味的剧情,游戏向我展现的这个活灵活现的世界,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古怪生物们都更让我着迷。
制作者显然也很明白他们的世界观非常出彩,才会在游戏里特意提供了好几页图鉴,详细介绍了这些生物、设备、或者“生物型设备”。
“如果你想同时尝到酸甜苦辣咸麻六种味道,那就一口咬住它的六只脚吧。”
这些能勾起人探索欲望的东西,让我总是充满动力地着急想赶去下一个场景,看看故事后续的发展。也是在看完整个故事后,我才明白《巴别号漫游指南》不只是关于一本书、一艘船的故事,也是属于编舟者的故事。
就算我总在说这个故事没能打在我的好球区,但当故事讲到了最后,那种独属于“蝴蝶效应类”作品揭开真相时的惊喜,依然会让我醍醐灌顶,并且不由自主地开始重新回味起整个故事。
就像它的画风和故事展现的那样,合上书,还能乘着想象力的肥皂泡,继续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冒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