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是苦寒之地,那么林芝市巴宜区绝对称得上是西藏的洞天福地。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素有“西藏江南”“雪域明珠”的美誉。这里资源丰富、物产丰饶,脱贫攻坚中在西藏率先脱贫摘帽。而在乡村振兴中,巴宜区更是依托资源优势、特色产业效能,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高原草莓富口袋
(资料图)
在尼洋河畔,更章门巴民族乡久巴村面朝绿水、背倚青山,之前靠山吃山、靠天吃饭的久巴村,现在已经是整个林芝市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万元。海拔3000米的久巴村人不多、地更少,靠什么致富?究其原因,草莓产业功不可没,用村民的话说:“草莓是致富的宝贝、是摇钱树。”
“从2007年开始,我们试种草莓,当时村民们都怀疑,跟着种的人不多。第二年草莓丰收,看到效益,大家都开始学技术、种草莓,如今一个草莓大棚一年最少能赚2万块钱。”久巴村党支部书记多布杰说。于是,久巴村认准了发展草莓产业,在海拔3000米的地方种出了“甜蜜生活”。2009年,久巴村草莓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2010年,久巴村实现每户一座温室大棚。靠着种植草莓,2016年久巴村全村实现脱贫,到如今全村有草莓大棚66座,草莓种植面积70余亩,年产草莓5.6万余斤,收入达200余万元。
在村后至山脚下,一排排草莓大棚整齐排列。指着边上几个新建大棚,多布杰介绍:“这是新建的草莓育苗棚,由合作社组织全村村民以投工投劳的形式种植培育草莓苗,每年带动两户脱贫户家庭有偿增收6500元,这8座草莓育苗大棚,不仅降低了草莓种植成本,还填补了林芝市草莓育苗领域空白,也为今后打造草莓‘育苗-种植-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奠定了基础。”指着另一处大棚,多布杰兴奋地说:“这是去年我们培育成功的‘白雪公主’,甜得很!现在已经上市售卖了。”
每年到了草莓采摘季,走进温室,就能看到一列列覆盖薄膜的土垄上,饱满红亮的草莓像一颗颗红宝石般点缀在绿叶丛中,香甜气息扑鼻而来。村民觉阿次仁说:“我家种了1.8亩草莓,去年卖了5万多元,今年比去年卖得还要好,现在的日子过得像草莓一样甜。”
文旅融合显特色
门仲村是个搬迁村,更是在20多年来经历了2次整体搬迁。而门仲村村民的生活也随着搬迁变得更加幸福。“2000年左右,由于地质灾害,我们从深山里搬到了更章乡,2017年由于修建水电站,搬到了现在这个地方,你看现在村子环境多好,依山傍水,紧挨318国道和拉林高等级公路,更重要的是找准了村子的发展方向。”门仲村党支部书记旺扎说。挨着尼洋河、环绕着多布电站水库,318国道和拉林公路横贯村庄,再加上一栋栋错落有致的门巴族特色风格院落,难怪如今的门仲村能成为网红小村。
随着搬迁稳定下来,如何发展成了门仲村面临的首要问题。之前深山里放牧、耕种、采林下资源,搬出来后有了这么好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怎么让资源变现,区、乡、村不约而同瞄准旅游业,“要做特色,必须把旅游与我们门巴族特色文化结合,挖掘门巴文化,打造门巴族特色民俗文化村寨。”旺扎说。
2019年底,门仲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紧接着民族特色旅游村开始打造:建造民俗演艺中心、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庭院改造、挖掘门巴特色文化,村民们开始吃上旅游饭。截至去年底,门仲村累计接待游客4万余人,解决就业岗位40余个,村集体和村民累计收入150余万元。也是在年底,门仲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旅游收入分红,村里38户群众分红19万元。
随着文旅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的挖掘,门仲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村民生活更加便利,村子也变得更美了,门巴歌舞、饮食、竹编、木碗、乐器等,这些特色文化也有了发展。而下一步,门巴族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和多布水电站水库水上休闲度假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也将使门仲村未来的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
庭院经济见实惠
林芝镇真巴村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院子里的果树早就修剪完了,每年都要修剪枝丫,不能长得太高,不然不好采摘,还影响产量,如果长得不好还要进行嫁接。”村民白玛一边查看自家院子里的果树,一边介绍。种了多年的果树,白玛已是行家里手,什么时候修剪、什么时候嫁接、什么时候防治病虫害,说得头头是道。正聊着,驻村工作队员敲门进来,递给她2700元,这是去年剩下400多斤苹果,驻村工作队找销路卖出去的钱。她的院子里种了黑布朗、苹果和车厘子3种水果20多棵,去年差不多卖了2万元。
小庭院关乎大群体,低成本有了高收入,庭院经济开出“增收之花”,俨然成了真巴村村民增收新渠道。走进村民达杰家中,一片果树映入眼帘。“我们家园子以前都是堆放柴草堆,现在都种满了果树,车厘子树有6棵,去年结果260斤,收入1.2万元。我家院子里还种有其他果树,仅这些收入就够家里日常开销了,甚至还有结余。”达杰说。
庭院经济有赚头更有看头,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美化了村容村貌。之前像达杰家院子乱糟糟、光秃秃的情景早已不见,每家每户都种上了果树,点缀上花草,干净整洁。之前下雨泥水粪污满街满院的现象不见了,现在每家都透着绿意,洋溢着花果香气,置身其间犹入画中。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鹏 刘硕颖
来源:农民日报
监制:高雅 编辑:魏思慧(见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