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智驾网 黄华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跨界造车的大门正在关闭,跨界合作的戏码正如火如荼。
8 月 28 日早间,小鹏汽车与滴滴同时发布公告称,双方将达成战略合作,利用各自领域优势资源,携手推广电动汽车及相关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合作的核心是滴滴向小鹏出售其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小鹏将基于此打造一款15 万元级别的 A 级智能电动汽车,项目代号 "MONA",作为其全新品牌的首款产品,预计 2024 年由小鹏汽车量产推出市场。
根据小鹏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显示,小鹏汽车将发行占交易完成后总股本 3.25% 的 A 类普通股,作为对价股份收购滴滴智能汽车相关业务。交易完成后,滴滴将成为小鹏汽车的战略股东,首批股份的锁定期为 24 个月。
对滴滴来说,此次合作是以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智能汽车业务,换取小鹏汽车的股份。而对小鹏汽车来说,则是以股份换取滴滴智能汽车业务,同时获得来自滴滴的生态支持。
小鹏汽车在公告中称,小鹏汽车成为首家获得滴滴生态体系全面支持的整车企业,双方将在多个领域探索互利共赢的长期合作机会,包括在滴滴平台上小鹏车型的运营、品牌营销、金融保险服务、充电设施建设、Robotaxi 以及国际市场方面的合作。
消息发出后,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双方的合作又封堵了 Tier 1 和算法供应商的一条路。此外,也有消息人士称,小鹏汽车这次虽然收购了滴滴 "MONA" 项目相关的所有业务、资产及研发能力,但并不代表小鹏完全收购了滴滴智能电动汽车相关的所有业务,后续也会有人员转去做智能化的服务产品,为车企赋能。也就是说,滴滴将成为百度、华为这样为主机厂提供智能车相关服务的一级供应商。
滴滴方面表示,滴滴会为 "MONA" 提供包括智能座舱、智驾及共享出行市场等多维度的强有力支撑,滴滴与小鹏汽车会围绕汽车运营、品牌营销、金融保险服务、充电设施、国际市场等方面进行合作。
有评论认为,与小鹏合作,意味着滴滴正式放弃了独立造车。
不过滴滴表示,滴滴一直没说过要造车,主要还是希望做产业变革引擎,做技术和服务的生态供应商。
当然,从第三方视角来看,以百度对造车的坚决,最终不得不在时势面前低头,滴滴今天的选择也算是适应大势的一种理性选择。
而换个角度看,这一选择成就了小鹏汽车。
01.
具体交易怎么进行?
根据小鹏汽车在香港联交所的公告,此次交易双方为小鹏汽车和滴滴,而标的公司则是 " 一家根据开曼群岛法律以有限责任设立的豁免公司。"" 标的公司及其子公司从事若干智能汽车业务,并拥有若干标的业务资产。" 即所说的滴滴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而标的控股公司为滴滴全资子公司。
根据协议,目前标的公司的标的业务主要由卖方集团其他成员经营,在首次交割前,卖方需完成重组,使得在首次交割前,标的公司能获得并拥有全部标的业务资产,并能以和此前相同的经营方式独立运行标的业务。
也就是说,目前由滴滴经营的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需要在首次交割前进行重组,将计划卖给小鹏汽车的部分打包以独立的公司形式转让给小鹏。其内容除了 "MONA" 相关的平台、技术、人员等几乎所有可支持其独立运转的资产。
此次交易最高对价约为58.35 亿港币,约合 7.44 亿美元,人民币 54.19 亿元。对价股份将以每股 A 类普通股港币 64.03 元的发行价发行。小鹏汽车将分四次向滴滴交割其对价股份。
1. 首次交割日以发行价发行 58,164,217 股 A 类普通股,约 37.24 亿港元;
2. 达到 SOP 里程碑,在 SOP 交割日当天以发行价发行 4,636,447 股 A 类普通股,约 2.97 亿港元;
3. 达到第一次业绩目标期里程碑,在第一阶段目标交割适用日期以发行价发行最多 14,054,605 股第一阶段目标股份,约 9 亿港元。具体数量根据第一次业绩目标,即第一次业绩目标期内合资格新车交付量确定,最高数量为 18 万辆;
4. 达到第二次业绩目标期里程碑,在第二阶段目标交割适用日期以发行价发行最多 14,276,521 股第二阶段目标股份,约 9.14 亿港元,具体数量同样根据第二次业绩目标确定,合资格新车交付量最高同样为 18 万辆。
这就是所说的对赌协议,滴滴需要支持小鹏汽车完成车辆 SOP 并成功交付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完成所有约定股份的交割,且整体交割数量视合资格新车交付量而定。
如果未达到第一次业绩目标期里程碑,小鹏汽车将不向卖方或卖方指定人发行第一阶段业绩目标股份。同样,如果未达到第二次业绩目标期里程碑,无论是否达到第一次业绩 目标里程碑,均不发行第二阶段业绩目标股份。
同时,滴滴在以下禁售期内不处置对价股份,即所说的锁定期:首次交割日期后 24 个月,SOP 交割日期后 12 个月,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业绩目标交割后 12 个月。
根据公告显示,标的公司截至 2022 年底未经审计的亏损约为 26.4 亿元人民币。
02.
双方都需要做什么?
在公告发布后的媒体沟通会上,何小鹏表示,项目代号 "MONA" 这款产品是一款完成度非常高的量产 A 级智能电动汽车轿车,滴滴前期已经投入大几十亿人民币来开发,小鹏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资产。
据称,MONA 项目会有多个 SKU,分别面向 B 端的共享出行市场和 C 端的个人消费市场。小鹏计划在滴滴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研发,双方将为这款车型引入各自的供应链。而且,作为一款 15 万级别的 A 级车,小鹏计划为其标配小鹏 XNGP,实现 " 科技普惠、智能平权 " 的愿景。
何小鹏对 "MONA" 的预期为 " 至少在 10 万年销量以上 "。何小鹏认为 "MONA" 的产品竞争力将远超同级别的其他新能源车,个人的预期实际上远不止于此。
而根据小鹏与滴滴的对赌协议,如果连续两年达到销售目标,最高对价股份将达到 5%。MONA 的量产将由小鹏汽车负责。在收购达成之前,小鹏就已经评估了现有生产基地的情况,在扩大产线和产能的情况下可以满足这款车的量产需求,但如今尚未确定在哪个生产基地量产。同时,"MONA" 项目的车型销售渠道也未完全确定,不过,鉴于对赌协议的存在,以及双方的合作协议,滴滴应该也会在其出行生态销售这款车型。
小鹏汽车的官方公告表示,首次交割后,小鹏将接管滴滴的技术遗产和对新款智能电动汽车开发至关重要的资源,首次交割后,滴滴也将对小鹏汽车提供持续支持,帮助小鹏推进新款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并使小鹏能尽快准备该车型的生产。
而滴滴的生态系统全力支持也将帮助小鹏汽车通过滴滴的平台提升其品牌曝光度和客户覆盖面,从而为小鹏在新的国际市场中带来更多商机和商业机会。
MONA 项目将成为小鹏新品牌的首款车型,此后还将陆续推出新的车型。
03.
小鹏需要销量
无论对小鹏还是滴滴来说,这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从销量表现来看,小鹏 G6 为小鹏带来了破局的希望。但不久前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虽然在营收上二季度实现了环比增长,但较去年同期仍明显下降。二季度小鹏汽车总收入为 50.6 亿元,同比下降 31.9%,环比上升 25.5%;汽车销售收入为 44.2 亿元,同比下降 36.2%,环比上升 25.9%。
利润方面,二季度小鹏净亏损 28 亿元,环比扩大 19.6%,同比扩大 3.7%。毛利率为 -3.9%,同比减少 14.8 个百分点,环比减少 5.6 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毛利率为 -8.6%,同环比也双减少。
小鹏的表现急需利好提振信心。
而目前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关键词是 " 价格回归价值 ",价格战成为常态,几乎所有品牌都在降价。要想抢占更大的市场,小鹏同样需要推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以特斯拉为例,除了经常性的降价,即将推出的 Model Q 便是定位在 15 万级别市场,而其新版的 Model 3 据传售价也将达到新低。
而同属新势力阵营的蔚来,早已宣布要打造针对主流市场的子品牌阿尔卑斯与萤火虫,预计将在 2024 年左右发布。
对小鹏来说,收购滴滴现有平台和技术,可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快的产品开发,是比自己重新开发更具性价比的做法。如何小鹏所言,滴滴前期已经投入大几十亿人民币开发,可帮小鹏节约大量时间和资金。
而以对价股份的形式收购,滴滴入股小鹏,这种方式和华为的深度合作模式颇为相似。滴滴不仅将在技术上为小鹏的新品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滴滴也将把小鹏纳入其出行生态平台,是另一种模式的营销赋能。
根据 MONA 规划,新车将分别推出面向 B 端和 C 端的车型。除了以 15 万配置高阶智能驾驶的车型进攻主流市场,借助滴滴的平台,小鹏汽车也将在 B 端网约车市场发力。这同样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市场。目前,包括广汽埃安、比亚迪等品牌均有很大部分销量来自网约车市场。
对小鹏来说,与滴滴合作也将为其打开这方面的销量。而以新品牌面世也不会影响到小鹏汽车的形象。
而且,滴滴作为拥有自动驾驶技术的出行平台,目前已在部分城市接入自动驾驶车辆提供运营服务,对小鹏来说,也是其自动驾驶车辆未来入局的一大保障。
不久前,小鹏刚刚拿到大众投资,此次小鹏收购滴滴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同时滴滴入股小鹏的合作也让小鹏在资本市场再次冲高。
消息发出后,小鹏港股早盘冲高,截至收盘,小鹏汽车涨 10.91%,收于 72.2 港元。04.
滴滴或成为智能驾驶供应商
虽然滴滴造车的消息一直存在,但滴滴官方并没有公开承认过。以达芬奇为代号的智能电动汽车项目此前据报道团队规模已经达到1700 人左右。
但造车并非易事。
此前,滴滴就曾与比亚迪合作推出过针对网约车市场的 D1 车型。目前在深圳等地仍有运营,且在巴西,滴滴也仍在与比亚迪继续基于 D1 车型合作。
不过 D1 并算不上成功。据虎嗅报道,D1 只向网约车司机销售车型,半年租每月租金 4399 元,一年租每月租金 4299 元。2021 年卖出 10176 台,2022 年仅卖出 994 台。
智驾网曾在深圳与租用 D1 的网约车司机聊过。对司机而言,每月四千多的租金并不便宜,两年的租金足以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而这位师傅表示当时之所以会选择租用 D1,一是没想到自己会开这么久的网约车,二是当时他认为作为滴滴专为网约车推出的车型,官方应该会有派单等政策上的倾向,但事实上并没有。" 早知这样我肯定是自己买一辆车的。"
这充分反映了后来 D1 销量走低的部分原因。
而此次与小鹏合作中打造 15 万级别的纯电智能 A 级轿车,从各方面定位来看都非常适合目前的网约车市场。对滴滴而言,将庞大的达芬奇团队转手出售给小鹏汽车,并与小鹏合作造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团队的减负,同时,此前的积累也不会付诸东流。而根据消息人士透露,虽然滴滴出售了达芬奇项目,但仍将保留部分人员,转而做智能化服务产品,为主机厂提供服务。
这和百度、华为等巨头在汽车业内一级供应商的角色相仿。而滴滴作为拥有出行平台的供应商,对车企来说,本身也是一个适合营销的平台。此次与小鹏的合作,从入股及后续的生态接入来看,双方更像是华为与赛力斯的深度合作模式。
此外,滴滴方面表示,此次收购仅涉及 15 万元级别 A 级市场的智能化,并不涉及滴滴自动驾驶业务。
目前,滴滴自动驾驶卡车 KargoBot 已部署超百台自动驾驶车辆。上海车展期间,滴滴也发布了其自动驾驶概念车。此外,根据规划,滴滴还将于 2025 年正式将无人车接入网约车平台。
在智能驾驶方面分劈出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供应商两部分内容,这也与百度 Apollo 的布局相似。
造车门槛愈加收紧,但入局者们,也正在掀起不同的浪花。
【关注智能汽车,关注智驾网视频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