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 > 正文

每日观点:买菜理发改衣服……菜场奏响“市井交响曲”

2025-08-19 09:19:24    出处: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


【资料图】

8月15日上午8时30分,建邺区月安生活广场热闹了起来。家住附近的汪阿姨熟门熟路直奔三楼,手里提着一条要换拉链的被套来到张德轩的摊位前。“菜场里面就有缝纫摊,不用去街上找,几块钱换条拉链,师傅手艺好得很。”换拉链的间隙,汪阿姨又到旁边的摊位买了些当天家里要吃的蔬菜。

2023年底,原来的月安农贸市场完成提档升级,8000平方米的空间里,集聚了菜市场、生活超市、家政服务、小修小补、理发、便民药房、旅行社、品牌餐饮等多种业态,成为融合柴米油盐和“一站式”生活服务的社区邻里中心。

“过去农贸市场全在一楼,我们改造后形成了3层立体空间,将原来的菜场放到了二楼,在一楼和三楼分别引入了便利居民日常生活的服务业态。”南京德鹏副食品有限公司月安生活广场总经理周德带着记者在摊位间穿梭,五金店、服装店、理发店、旅行社、百货店等店内,都有不少居民在购物或咨询服务。

一楼的便民理发摊位上,理发店老板佘泽浩手持剪刀和理发梳正为居民刘大爷理发,剪刀交叉的轻响里,两人聊着社区里的新鲜事。“买菜顺便就把头发剪了,便宜又便捷。”刘大爷眯着眼笑道,对这里的便民服务连连称赞。佘泽浩从事理发行业十几年了,月安生活广场升级改造后,他就过来自己开了家店。“生活广场对我们有资金减免,所以我们的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主要是为了便民惠民。”佘泽浩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周边的居民都会过来找他理发,平均每天能接待二三十名顾客。

三楼的百货店入口处,张德轩正给顾客改裤脚。缝纫机“咔嗒咔嗒”的响声中,她手中的裤子渐渐显露出合适的长度。货架上,顶针、松紧带、拉链头等零碎物件摆得整整齐齐,充满生活气息。“我在这做了有15年了,既卖生活百货,也提供衣服修补服务,市场提档升级后,从一楼到三楼,老主顾跟着我‘搬家’。”张德轩说话时,手上的活一点没停下,她告诉记者,市场改造后,让更多人愿意到这里来买菜,也为店里的生意引了流。没一会儿,又有三四名居民拿着衣物来到店里,改腰身、补扣子、修拉链,张德轩笑脸接待,忙得不亦乐乎。旁边的麦子家政摊位,既是个小服装店,也是家政服务咨询点。工作人员小李告诉记者,他们可以提供保洁、老人照护、家电维修等多种服务。

“现在我们的生活广场服务范围大概在方圆3公里,升级改造后,整体客流提升了2—3倍,而且除了周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愿意到这里来。”周德说,他们把原来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成高品质的社区生活服务中心,除了引入多元生活服务业态外,还打造了一个中庭,市民可以在此歇脚休息,甚至可以组织社区活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需求的变化,将来单一的农贸市场不一定会存在,它一定要是多元、综合的,要把社区服务的各种业态融合进来,这样才有活力和生命力。”

【记者手记】

既解决“今天吃什么”,又回答“今天怎么过”

过去,农贸市场解决“今天吃什么”;如今,它正在回答“今天怎么过”。剪头发、改裤脚、找家政、订旅行,甚至只是歇个脚,月安生活广场的升级让我们看到了百姓从“买菜”到“买生活”的蝶变。过去要跑好几处才能办完的事,如今在生活广场一站搞定,这种“少跑腿、好办事”的体验,正是民生幸福最直接的体现。

汪阿姨换拉链时顺带买菜,刘大爷理发时闲话家常……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勾勒出便民服务最生动的模样。我们看到,农贸市场的升级不是简单的装修改造,而是把居民一天的生活所需变成了动线图,让服务跟着需求走。

更令人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升级改造没有抛弃老商户,而是让他们成为便民服务的参与者与升级改造的受益者。开杂货店的张阿姨已经干了15年,改造后的市场为她带来了更多的客流、更好的生意;佘师傅抓住市场升级的机遇,自己开理发店当起了小老板……还有很多商户,在农贸市场一方小小的天地里靠着勤劳的双手安身立命。在电商冲击的当下,农贸市场的升级“留商又留人”,为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温暖。

月安生活广场内,百货缝补店老板在给居民缝补家纺用品。

关键词: 消费导报网 24小时资讯

相关内容

消费
产业
喻明江副主任中医师 “榜样中国·我心目中的名医”最美医生 喻明江 副主任中医师【个人简介】喻明江,副主任中医师,出身中医
事实说话:优哩哩不是资金盘 “e 租宝”“泛亚”“钱宝网” 等资金盘以 “高息” 为饵,靠新
REMEE PLUS九针水光针头:为医美机构赋能,为求美者焕颜 在医美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水光针项目已成为众多求美者改善肌肤状
《恶意》中梅婷演技封神!润致娃娃针藏着冻龄肌秘诀 在悬疑电影《恶意》的暗黑镜头下,梅婷用炸裂式演技将复杂角色演绎
基金